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铅山 > 文物古迹

文化铅山】铅山的会馆

发布时间:2017-07-06 10:48来源: 编辑: 视力保护色:
打印字号:  

铅山河口镇 的明清古街,至今仍然遗存山陕会馆、旌德会馆、建昌会馆等商业会馆。其中,建昌会馆基本完好。

会馆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折谢了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目前,国内遗存的会馆已不多。铅山遗存的这几处会馆,实属难得。

会馆是由同乡文人、商人或同行业人员组织起来的组织机构。它同科举制度和商业经济的繁荣有着密切关系的。最早的会馆,可上溯到汉唐的“郡国公邸”。它当时是供各地同乡官员、士子进京城居住。真正意义上的会馆,兴起于明初,鼎成盛于清代,衰退于民国。它是明清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迁的产物。工商业者为了协调业务,“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需要经常集会、议事、宴饮。于是,就有了工商会馆之设。

河口明清古街,由东向西沿信江南岸而建,全长2.5公里,街道平均宽6米。路面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砌而成。街石上布满花车(以前用来装运货物的一种独轮车)车辙。街道两边尚存旧时店铺400余家。是当时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地百货集散地,店铺林立,沿江10多处码头泊船有时达数千艘。信江上舟船如蚁,帆樯蔽江,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码头。清乾隆八年(1743年),《铅山县志》记载:(河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胜事,实铅山巨观。”民间有“买不尽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之说。商界则称河口为“八省码头”、“四方商贾云屯雨集的赣东第一望镇”。

据铅山文化局老文物工作者俞怡生介绍,明代,即有来自闽浙皖赣等地的巨额商品纸、茶、药材、粮食汇集铅山外销。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铅山县令笪继良纂修的《铅山县志》记载,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各色丝绸布匹就有30多种,各色南北杂货100多种汇集河口。清初,河口大小纸店有百余家,茶行50多家,铅山从事茶叶加工业的人达3万多。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丰城人何柱成开创的药号金利合,与全国500多家药号有业务来往,每年购销药材30多万斤。清末民初,山西和陕西在河口的茶商每家资产都在三十万银元以上。五口通商以后,河口商业开始衰落,但仍有外地商人来河口开店,徽商朱少峰开的绸缎布匹店,资本逾20万银元。光绪年间(1875—1908年),河口仍有商店2000余家。河口鼎盛时期,有会馆20余家。国民初年,徽宁会馆的同乡会员有724人 ,洪都会馆的旅河同乡会员有228人。如有同乡客死河口,会馆就会“以慰行旅,以安仕客”;有乡人发生“疾病疴痒”,就会“相倾体恤”。有的会馆还在河办有学校,如洪都会馆、徽宁会馆、福建会馆、建昌会馆、旌德会馆等都办了学校,培养本乡子弟。

建昌会馆

建昌会馆是建昌人(清建昌府治为南城,辖南城、资溪、南丰、黎川、广昌等地)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建筑格局上大至与宗祠类似,第一进为戏台,两边回廊走马楼;第二进为大厅,两边是厢房(办公用);第三进为响堂,后面是寝殿和客房。所有房柱为青石,整幢建筑高大宽敞,气势宏伟。1984年和1985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光祖两次测绘建昌会馆,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建昌会馆现在住有23户居民,产权属县房产公司。在此住了75年的杨老先生说,每逢节日喜庆时,旅河的建昌人都在会馆欢聚一堂,并聘请戏班子来演戏,锣鼓齐鸣,招来众多观众免费看戏,很热闹。

会馆的文化图景和传统气味已成为历史。历史总是要回味的。回味要有载体。会馆是为客籍异乡人的聚会、经商而兴建,乡情是中国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蕴涵着往日乡音、乡情情愫的会馆,其人文气韵的独特与珍贵,已成为游人眼中的新景观。一个物种的灭绝,可以引起全世界的呼吁。一种文化的灭绝,会使我们失去根底。历史不能重现,文物不能再生。会馆文化与建筑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今天,很多会馆已面目全非,建昌等会馆得以保存,它所凝聚的人文精神和精美的建筑艺术是明清的历史文化特色,能作为实证为我们窥见一种文化。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善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