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省公安厅部署启动“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专项行动
【字体:   

    我省是水利资源大省,江河湖泊众多,大小水系丰富,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和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但是多年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中,由于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因溺水而导致青少年儿童死亡事故频发多发,既造成了许多家庭的不幸,也严重影响着全社会的安全感。

为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支持配合教育部门正在开展的“全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省公安厅决定,自5月1日至10月底,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发动、集中开展以加强预防溺水、水上应急救援安全知识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专项行动。

此项行动,既是对全省公安机关2021年度开展的“新型警力护校园”行动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又是2022年度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又一项务实新举措。

通过组织开展“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全民防溺水意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大幅度压降全省溺水事故。

各级公安机关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百万警进千万家”、“万警千车下基层”等工作,准确把握本次专项活动的重点任务,首先是与教育、水利等主管部门一起进校园、进村组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其次是要推广落实在校园、村组周边和其他人们经常开展邻水亲水活动的涉水重点区域,增设防溺水提醒牌、布设简易救援物品(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即: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对毛竹杆),提升现场即时救援能力,严防发生次生事故。

全面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与教育、水利等部门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一是进校园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安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万警千车下基层”对口校园安全等作用,积极支持配合教育部门正在开展的“全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深入校园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防溺水“六不”安全知识,将防溺水安全宣教知会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二是进村组、社区宣传教育。组织社区民警、驻村民辅警会同村委会、社区等基层组织,共同开展“防溺水知识进村组、进社区”活动,通过乡村“大喇叭”和张贴宣传标语、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以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为重点,主动上门宣传,督促家长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教育学生主动远离危险水域。三是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教育。积极会同新闻宣传和网信部门,组织发动社会力量,采取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作防溺水小视频、宣传片等形式,依托主流媒体、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和短信等媒介,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

全面排查摸清重点危险水域底数

迅速组织基层民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学校、乡村开展走访调研,会同水利、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对学校、学生上下学道路周边、村组附近河流、湖泊、山塘、水库等水域的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历年曾发生过溺水事故的水域重点进行勘察,筛查制定重点危险水域清单,确定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建设任务点位。

全面推广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建设

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推动并指导社区、村组等属地或水面责任单位在重点危险水域因地制宜开展防溺水“四小”工程建设。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建设,可因地制宜设置防溺水警示牌,或就地取材,在事故多发地附近的桥梁、堤坝、树木等醒目位置上绘制、贴挂警示标识;要根据现场勘察,在经常下水位置和便于救援的地方合理安装配置救生圈、安全绳、救援毛竹杆,救援设施应喷涂醒目颜色。对历年发生过溺水事故的水域必须设置,其它重点危险水域争取全覆盖。

全面完善防溺水救援机制

派出所要建立溺水事故即时救援机制,经常性开展救生演练;要按照《江西省公安派出所警务装备规范化建设标准》为处警车辆配齐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装备,确保发生溺水警情能够有效实施救援;要推动地方政府、乡村街道和教育、水利等有关部门共同落实《江西省预防溺水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管理暂行办法》,履行防溺水安全主体责任,开展水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重点水域巡查值守;建立与应急管理等部门和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合作救援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