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天柱山乡乡情介绍
【字体:   

一、概况

    天柱山乡,因辖区内有山矗立如擎天柱,名天柱山,故以此为乡名。天柱山乡地处县境西南,地理坐标为天柱山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3′25"~117°47′34",北纬27°48′26"~28°06′28"。东缘以乌峰间、高桥洞、白石冈连成一线与武夷山镇为界,南缘以尖峰顶、岭上岑、篁碧岭为一线与篁碧畲族乡为界,西以毛栗冈诸山与陈坊乡、太源畲族乡为界,西偏南以云霁关、马铃关诸峰为分水岭与福建省司前乡毗邻,北以葛仙山高坡岭为线与葛仙山乡为界。东西最大距离16.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64千米,辖区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84.06平方千米,占98.3%;水域面积3.14平方千米,占1.7%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点位于乌峰洞,海拔1350米;最低点位于伦潭,海拔169米。

辖区山地面积16000公顷,其中阔叶林9200公顷,针叶林3000公顷,毛竹林3866.67公顷。在茂密森林中,多有红豆杉、银杏、铁杉、紫茎、楠木、白鹇、獐、野猪、苏门羚、猕猴、竹鼠、竹青蛇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另有铅锌、铁等矿产资源。

源于武夷山北麓篁碧的杨林河南流自港口火烧兜入天柱山辖地,经港口、高泉、浆源、紫源、檀合后注入伦潭水库,境内长达36千米。源于佛寨的一条水系,经太源注入陈坊河,全长10000米。

重峦叠嶂,山川秀美,天柱山乡风光独好。境西南佛寨茶园拥翠,是至尊名茶“河红茶”的主要产地;浆源竹青水碧,是“千年寿纸”连四纸的故乡;境东北叠石村青山环抱、鸟语花香,是畲族的一个集聚地;境北高坡岭山高林密,为葛仙山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在建设中的伦潭水库,是铅山县的一个水利枢纽工程,万顷水面碧波荡漾;乡人民政府驻地高泉环山傍水,铺青围翠,是云中山城。诗人查继尹有诗赞:“天柱圪圪今犹昔,砥柱东南信盘石。晴岚葱翠拥山村,绝献崇嶐横桧柏。飞泉瀑布响琳琅,怒涛喷雪飘琼液。游人登眺心目闻,总机恍于绿生隔。”今有乡干李钧诗吟:“采茶佛寨上,摘梅叠石岗,紫源红杉翠,浆源连四扬。凝似隆台境,美哉天柱山。”

天柱山乡辖地新中国成立时属第四区,先后设有浆源乡、叠石乡。1956年4月撤区并乡,浆源乡保留。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属陈坊人民公社。1957年冬,以天柱山乡、太源畲族乡、篁碧畲族乡为基地创办天柱山综合垦殖场,浆源、伦潭于1960年4月归属垦殖场,又于同年6月并入武夷山综合垦殖场,至1961年10划出,归由县辖。1968年10月天柱山垦殖场建立人民公社,实行场社合一。1973年3月,天柱山垦殖场篁碧分场划出,改建为国营篁碧采育结合林场。1981年4月,天柱山垦殖场太源分场划出,设立太源畲族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政社分开,天柱山人民公社改称为乡,政企分开。2011年末,天柱山乡辖高泉、叠石、浆源、紫源等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5个村民小组。

辖区总人口,1986年共7073人。2010年4月,因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需要,整体搬迁移民1177人至河口镇郊区。至2011年末,全乡总人口860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3人,流动人口258人。总人口中,汉族7788人,占90.50%;畲族821人,占9.5%。是年,人口出生率为11.81‰,死亡率为4.75‰,自然增长率7.06‰。

乡政府驻地高泉距县城河口镇72千米。河口至篁碧县级公路于1969年建成,由北向南纵贯,境内30千米。永平镇至佛寨公路于1980年修通,从东向西贯穿境内31千米。由此,河口镇经鹅湖、永平、葛仙山、天柱山,再经佛寨、太源、陈坊、湖坊、汪二等地,形成了铅山县境的一个交通大循环圈,天柱山乡人来人往从此十分通畅。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乡辖5个村委会全部通了公路过境,总长30.5千米,且均为硬质路面,群众出行更为方便。

新世纪,天柱山乡的邮政电信事业也加速发展。至2011年末,乡设邮政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达100%;设电信服务网点7个,固定电话用户360户,移动电话用户1871户,互联网用户30户。公路、邮路加电信网路的发展,使闭塞的山乡成为信息、人才活跃流通的创业热土。

二、地方经济

天柱山乡山多地少,经济农、林并举,以林为主。1986年《铅山县统计年鉴》显示:在农业总产值239.63万元中,农业产值102.12万元,林业产值70.89万元,副业产值33.67万元,牧业产值32.63万元,渔业产值0.35万元。而副业产值中全部是森林采取与捕猎所产生。坊间有“种田吃饭,养猪过年”、“上山一把斧,下山二十五(元)”之说。是年,乡财政总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天柱山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唱开放区,念话山水经,绘好山水画,富乡又富民”。1987年,叠石村与县林业公司开展联营,拿出22860亩残次林进行改造,当年造杉树林16360亩,松木林2200亩。同时在全乡启动毛竹低改,目标是使亩立竹量80根增加到200根左右,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1992年始,积极配合县营林林场在境内营造万亩用材林基地(葛仙山乡在内)。1996年按县经一规划建设万亩高产笋竹两用林基地。2001年引进浙江临海一客商建起全县第一家私营水电站——天临电站,装机容量5000千瓦。至2004年,全乡共与17家客商签约兴办企业,实际进资5000万元。是年,辖区基本形成5个新产业:一是水电开发,建起9起水电站,装机容量1.3万千瓦;二是绿色产品加工,除原有一家年产500吨的水煮笋罐头厂外,新办2家天然饮用水厂和1个土池养鳗场;三是竹业,兴办2家竹胶板厂;四是矿业,办起1个钾厂石矿和1个铅锌选厂;五是旅游,建起葛仙山鎏谷飘流场。大开放促进了大开发,大开发带来了大变化。是年,毛竹加工企业利用毛竹50多万根,水煮笋加工年收购春笋150多万斤,农民从供给种人均可增收400多元,更进一步拉动了高产毛竹林基地建设。水电开发为乡级财政增加税收收入约100万元。

2005年起,天柱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生态立乡、工业强乡、旅游富乡”。先后实施60公里公路硬化工程、安全饮用水工程、疏浚造地工程等大项目,进一步改善民居和投资创业条件,均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在佛寨建设河红茶茶园;2010年,东方宏宇集团公司投资在浆源村营造3000亩红心杉木林基地;引进江西福尔鑫药业有限公司落户县工业园区;引进上饶帛鸣纺织有限公司落户河口镇区。至2011年,全乡农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稻谷总产1834吨,豆料总产64吨,薯类总产(折粮)64吨,蔬菜总产3855吨,茶叶总产5吨,生猪出栏3712头,牛出栏232头,羊出栏376头,禽肉总产12吨,禽蛋总产61吨。年末辖区活立木蓄积量50.72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551.14万株。是年,乡级财政总收入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

三、社会事业

基础教育  1985年前,天柱山乡没有一所幼儿园,从没出过1个大学生。是年,有小学21所,在校学生117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85%。此后,教育事业随着经济加快发展而长足进步。至2011年末,办起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经调整后有5所,彻底改变了“一名教师一个学校”的状况,在校学生700人,专任教师22人;初中1所,在校学生400人,专任教师14人。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各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变,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6年间偏远山乡出了近百位大学生。

文化体育  大山中的天柱山乡长期没有群众文化体育设施,乡亲们工余时间过着串门聊天的单调生活,尤其是冬季,“烤烤火,吃吃粿,除了神仙就是我”。1986年后,乡党委、乡政府把发展山区文化事业摆上了议事日程,多方筹资加强文化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开展。至2011年末,投资30万元建起了乡文化活动中心,建篮球场2个,办“农家书屋”4所;组建起老年体育协会分会和一支篮球队、一支腰鼓队,结合新农村建设在4个自然村建设了文化体育活动场地。

医疗卫生  1985年,天柱乡有乡村医疗点7个,乡村医生6人,卫生员2人,远远难以满足群众治病需求。1986年后,投资60万元新建了乡卫生院,建村级卫生室5个,设病床6张,配有专业卫生人员9人,其中执业医生1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2人,使农民“看病难”问题得以大缓解。2007年初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11年末参保人数6558人,参保率达95.22%。是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

社会保障  1992年7月底特大山洪暴发,冲毁高尔村大桥头25户农民住房,县政府迅速拨付30余万元扶助重建。2010年4月,因建设伦潭水库需要整体搬迁壇合村300余户人家、1177人,县政府确定河口镇西郊县工业园处境内为新建点,使搬迁农民十分满意。至2011年,全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7户、40人,支出9.4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13户、232人,支出27.24万元;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资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18人次,支出4.5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4人,支出 1.84万元;分散供养30人,支出3.24万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96人,救灾支出25.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人,支出4.2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