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健康科普】3月3日全国爱耳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走进校园
【字体:   

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活动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耳是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非常重要的门户,但它敏感脆弱,一旦受损,不仅会导致言语发育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3月1日上午,铅山县人民医院五官科联合儿保科走进铅山县第二幼儿园,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五官科护士长何燕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讲课,通过猜谜语,看视频、唱儿歌等方式让小朋友认识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儿保科主任李鑫为现场小朋友们检查耳朵。

保护耳朵听力,从预防开始,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科普宣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得到了幼儿园老师们及小朋友的好评!

爱耳小知识

01听力损伤相关知识

听力损失的分级

WHO听力损失程度分成4个等级:26-40dB为轻度,41-60dB为中度,61-80dB为重度,大于80dB为极重度。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1.2Hz)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70dB以内者称重听,在70dB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耳聋。

预防耳聋

临床上应用的十多种抗菌素的毒性反应可损害听觉神经,它们是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紫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医学上把这些抗菌素统称为“耳毒性抗菌素”。

预防孩子耳聋应从母孕时开始,孕妇应避免到过于杂乱的场所去,以免感染传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

情绪过于激动、急躁、暴怒也是诱发突聋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的情绪发生剧烈波动时,体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会失去正常功能或发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内耳听神经缺血缺氧而引发耳聋。

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损失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前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在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出现4-5天开始出现耳痛、听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出现高热、以及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可引起听力损失。

02养成健康用耳习惯

避免长时间戴耳机

每次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最好用头戴式耳机,比耳塞耳机的损伤小。

避免熬夜劳累

患有感冒、鼻炎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潜水和坐飞机,以免造成中耳炎;不要以为中耳炎只是小病就不用管,拖久了也会引起耳聋。

勿频繁掏耳朵,以免鼓膜破损穿孔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饮食保证睡眠,注意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有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突然出现了眩晕、耳鸣、耳闷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听力,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